馬諦斯、畢卡索、米羅、夏卡爾等現代藝術巨匠駐足台北
|
為國人打造一個「世外桃源」 展名:世外桃源-龐畢度中心收藏展 展期:2009年4月18日—2009年7月12日 展區:台北市立美術館1樓展覽室 時間:每週一至週日9:30~17:30,週六延長開放至20:30 營造現代人美好的生活 藝術打造台北「世外桃源」 「世外桃源」究竟是早已失落的美夢?還是充滿願景的未來?這個難解的習題從未遠離過廿世紀的藝術發展,也同樣困擾著身處熙攘人世的我們。世人遺忘的黃金年代在古羅馬詩人的吟詠中,以田園牧歌般的恬靜生活為西方藝術史揭開了精采的扉頁,也在流派紛呈、美學發展迅速的廿世紀啟發了無數敏銳的心靈。 由台北市立美術館、法國龐畢度中心、祥瀧股份有限公司、寬宏藝術工作室首度聯手推出的「世外桃源—龐畢度中心收藏展」,由法國龐畢度中心資深策展人迪迪耶•歐登傑(Didier Ottinger)的策劃,囊括馬諦斯、畢卡索、夏卡爾、米羅等現代藝術巨匠作品駐足台北,透過畫作的安排,呈現並詮釋一個精神上的「世外桃源」,4月18日起將正式跟國人見面,網路預售將於3月31日中午12:00開始起跑。 西方廿世紀現代藝術佳作登場 質量俱精 法國龐畢度中心所收藏的現代及當代藝術作品,質量俱精,過去與北美館有過長年的合作。本次「世外桃源」是以主題策展的方式,以古羅馬詩人所描述的田園牧歌般恬靜生活為主題,展出法國龐畢度中心所典藏的二十世紀重量級現代藝術作品,本展覽受古羅馬文學中的詩歌啟發,呼應法國古典主義畫家普桑(Nicolas Poussin)筆下「阿卡迪亞牧人」對於生之喜悅與死亡的詮釋,更進一步闡釋畫面中豐饒而合諧的感受、狂歡式的感官刺激,以及對於世事無常、浮華虛幻的辯證與思考,以嚴謹的論述,提綱挈領的主題分類,精采呈現現代藝術之菁華。 睽違多年的現代藝術大師,四月將現身台北!本展內容囊括了馬諦斯的「大幅紅色室內景」、畢卡索的「躺著的女人」、米羅的「藍色二號」、夏卡爾的「彩虹」等油畫作品,以及布拉克、波納爾、夏卡爾、杜布菲、克利、布紐爾等大師之素描、油畫、錄像、裝置等創作形式,總計七十七件,呈現廿世紀現代藝術之豐富與多樣性,對於台灣雅好藝術的觀眾而言,將是值得期待的盛事。主辦單位之ㄧ祥瀧公司總經理鄭瑤婷指出:這次來台展出的現代藝術大師作品來台,質 與量俱精,展覽消息一公布,已獲得各界熱烈迴響。鄭瑤婷進一步強調: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,「藝術」之於國人身心調劑更是扮演重要角色,北美館結合民間企業資源,引入法國龐畢度中心經典的現代藝術館藏珍品,一方面激賞西洋藝術創作,同時思及個人生活課題,正是北美館籌辦這次展覽的動機之一。 宛如藝術「煉油廠」化身 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外觀醒目 典藏精彩 1977年完工的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聞名國際,共分國立現代美術館(簡稱MNAM)、工業設計中心(簡稱CCI)、資訊公共圖書館(簡稱為BPI)、聲響及音樂研究協會(簡稱IRCAM)等四大單元。不僅擁有全歐最豐富的現代藝術及當代藝術收藏,更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它的建築。 這棟建造之初即備受爭議的建築物,以粗大複雜的外露管線及耐人尋味的構造設計,引起世人矚目;開放參觀後,更以廿世紀完整豐盛的藝術典藏,成為世界各地藝文人士、建築領域及時尚設計人士心中必趨的藝術殿堂。 此次「世外桃源-龐畢度中心收藏展」展出的作品,即以該館重要之典藏品為基礎,精采呈現現代藝術之菁華,以平面、立體及錄像等多種形式,為展覽增添玩味無窮的視覺饗宴。 北美館、祥瀧、寬宏藝術首度跨領域結合 今夏引爆Life Style新魅力 長期為台灣國際藝術大展夥伴的祥瀧股份有限公司,其核心業務為「文創商品設計開發」,此次更提出「文化風格」新觀念,資源整合行銷文創價值鏈,就服飾、造型、美食、室內空間設計、城市建築美學等生活層面,透過各式活動、商品等介面,呈現本次展覽主題「世外桃源」於生活藝術之中的文化風格,引領國人透過現代藝術享受美好生活。 祥瀧股份有限公司,創立自1996年,主張「Art of Life Style」,並以「藝術創新‧文化加值」理念打造國際文創新舞台。是許多國際藝術大展營運夥伴和博物館委託經營廠商,包括安迪‧沃荷巡迴展、新疆文物大展、兵馬俑特展、英國大英博物館、法國羅浮宮、維也納名畫展、故宮博物院、黃金博物園區等國際級博物館,花蓮松園別館全館營運等,近年來以「資源整合行銷」策略,從整案/整館營運規劃、商品開發到通路行銷,提供文創營運全方位服務。 寬宏藝術工作室,成立於民國1991年,是南台灣最早成立的藝術經紀公司,在這十幾個年頭裡,舉凡音樂、舞蹈、戲劇,每年上百場的展演,不僅提供國內愛好一個藝術文化的朋友一個絕佳的藝術殿堂,將藝術的觸角無限延伸,讓人人的精神生活得以不斷升級。從無到有的十幾年中,寬宏藝術工作室不斷的努力與長成,『全省走透透』幾乎成了寬宏的代名詞,除了在西部大都會區展演外,東部各鄉鎮,甚至離島澎湖都是寬宏的表演舞台,希望能做到藝術下鄉、藝術平民化,拉近城鄉間的距離,使人人皆能踏入藝術的殿堂。 藝術無距離 透過網路與7-11 購票看展最便利 為了便利國人看展,寬宏藝術更透過與統一7-11合作,提供預購票務的服務,使購票更便利,看展購票無往不利。自3月31日起,觀眾可上寬宏售票網(http://www.kham.com.tw/),或到全國7-11門市預購,網路預購票價九折優惠(7-11購票恕不提供折扣)。30人(含)以上團購請洽專線:(02)2833-7075。 今年,北美館與祥瀧股份有限公司、寬宏藝術工作室合辦「世外桃源-龐畢度中心收藏展」,不僅創造繽紛多彩的美感體驗,也將與國人分享廿世紀最重要的藝術流派風貌。且看廿世紀現代藝術大師如何將生活元素變成膾炙人口的藝術、如何展現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與價值。「龐畢度」好比時尚、都會、生活的現代藝術饗宴代名詞,將帶給國人難忘的藝術洗禮,不用買機票去巴黎,在台北即可享受這樣的生活氛圍!
展覽地點:台北市立美術館(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) 售票日:3月31日中午12:00起開放預購。 票價:全票250元/學生票200元/敬老票(65歲含以上)120元,機關團體30人(含)以上每人200元,學校團體30人(含)以上每人150元。身高110公分以下免票。身心障礙者免票,其同行者一人免票。
團購專線:(02)2833-7075 魏小姐
【附件:作品選件介紹】 亨利‧馬諦斯(Henri MATISSE)(1869- 1965) 〈大幅紅色室內景〉(Grand intérieur rouge) 1948年,油彩、畫布,146x97公分 1943年,馬諦斯在尼斯市郊的凡斯小山丘上的「夢幻」別墅裡安置了下來。經過1941-1942年的素描「旺盛」階段,以及二次大戰的艱辛階段,他主要的創作是素描還有〈爵士(Jazz)系列〉(1947年),油畫的旺盛階段也從而開始。1946年到1948年,屬於凡斯的「室內」階段,「我從沒這麼清楚該如何表達顏色」,1947年5月15日,馬諦斯在寫給老友的信中提到「室內」系列時,這麼寫著。該系列於1949年6月到9月在法國龐畢度中心國立現代美術美術館展出時,該館館長選了這件作品展出,隔年法國也買下了這幅畫。這幅大油畫是這系列中最後畫的一幅(1948年完成),而且絕對是最具綜合性的。這也是一個「畫家」生命的隆重總結,因為馬諦斯生前的最後幾年優先描繪凡斯教堂(1949年到1951年),然後才畫些大幅的局部膠彩畫,以及粗畫筆沾墨汁素描,在五年前之間只畫了兩幅油畫。 〈大幅紅色室內景〉這幅畫的構圖乍看之下很簡單,其實卻非常細膩,馬諦斯用了許多成對物件以及強烈對比。畫中的物件成對出現—牆上有幅油畫,也有一幅同樣也呈長方狀的圖畫;兩張桌子;兩條地毯—但也形成引人入勝的強烈對比(桌腿呈纏枝狀的小圓桌和有線腳裝飾的長方桌;一條是單色獸皮,另一條則是有斑點的等),同時也彼此相呼應。(前景左方的那條黃赭色的獸皮地毯,我們在同系列中的另外一幅題名為〈鳳梨(L’ananas)〉的「室內」畫中也可以看到,而這幅〈鳳梨〉就是牆上右邊掛著的那幅)。那張黑白素描畫著一扇窗子,形成跟這幅以紅色調為主的畫全然不同的另一個空間。這些不搭軋的元素,卻被帶到同一個景中,包圍了、侵入了這片「紅海」。 這片鮮紅色很顯然地會讓我們聯想到〈紅色畫室(L’atelier rouge)〉(1911年,紐約,當代美術館),但也呼應了馬諦斯其他所有以紅色為背景的畫。馬諦斯將圖畫昇華,終於跟顏色和解,但品質依然絕佳:幾條線(黑色、發亮的淡黃色)就足以顯現出透視觀點、室內空間的深度(斜擺著的扶手椅和長方桌)。無形的紅色滲透一切,無所不在,卻依然無法將這些抹去。 巴布羅‧畢卡索(Pablo PICASSO)(1881- 1973) 〈躺著的女人〉(Femme couchée) 1932年,油彩、畫布,38x46公分 畢卡索於1927年邂逅瑪莉-泰瑞絲‧瓦特(Marie-Thérèse Walter)。 1931-1936年,她成為畢卡索畫作與雕塑的模特兒,這些作品展現出畢卡索模塑形體的新方式,也迸發出他追求青春的璀璨夢想。〈躺著的女人〉裡面的這個圖案也出現在1931年的〈黃頭髮的女人(Femme aux cheveux jaunes)〉裡(紐約,古根漢美術館),也是好多幅表現瑪莉-泰瑞絲在睡覺的其中一幅畫,這些畫作已成功地表現出了金色秀髮與少婦的性感曲線。本館收藏的這幅〈躺著的女人〉是畢卡索於1932年6月19日在布瓦哲洛普(Boisgeloup,位於厄爾省的吉索爾附近),不過澤爾沃斯(Zervox)沒有編到目錄索引裡。畢卡索到該地避暑,也在那畫了好幾幅各種尺寸躺著的裸女畫,可說是他1934-1935年畫繆思的先兆。畫上的胴體發亮,呈現優美的圓形,胴體有的部位膨脹,有的部位拉長,佔據畫上非常大的空間。畢卡索透過將線條風格化和刻意安排在胴體周圍的纏枝花紋,益發突顯出胴體的重要性。畢卡索經常拿瑪莉-泰瑞絲與鮮花相提並論,鮮花象徵繁殖力旺盛;而在這幅畫上,這些花兒則源自於這個他愛的女人的胴體。畢卡索將好幾種顏色派上用場,從鮮豔的朱紅到淡綠,全圍繞著這個裸體,緩和了精確與流暢間的衝突。畢卡索讓我們同時見識到他自己的觀點和少婦的夢境,這名少婦已成了他的靈感泉源。這幅畫的構圖又出現在另外好幾幅油畫裡,也出現在一個他畫給朋友米榭‧雷里斯的小紙盒的盒蓋上(〈躺著的女人〉,館藏1984-632),當時雷里斯正在出任務(二十世紀法蘭西達卡-吉布地的人類學大探索),人還在阿比西尼亞。1932年被康懷勒收藏後,這幅〈躺著的女人〉又跟畢卡索1920年代的超現實時期起了關聯,當時他曾複製過這幅畫裡面的模特兒,只不過稍微變化一下,讓這個專注於作夢和綺念的肉體變得更活潑些。整個瑪莉-泰瑞絲的胴體都被呈現出來、奉獻在我們眼底,這個陷入忘情熟睡中的胴體,引發彩色形式新語言的出現:波浪狀與牧歌形,從而成為成功的愛情與情色形象。 瓊‧米羅(Joan MIRO)(1893– 1983) 〈藍色二號〉(Bleu II) 1961年,油彩,畫布,270x355公分 這幅〈藍色二號〉是於1960年12月到1961年3月,在米羅位於蜜月島帕爾馬(Palma de Majorque)的畫室首度展出。這間畫室是由建築師荷西‧路易‧塞爾特(José Luís Sert)在1956年所設計建造的。1959年,米羅在紐約看到一些美國抽象畫,受到啟發,於是也開始畫些很大型的畫作,並且全然「解放」-三幅分別為一、二、三號的〈藍色〉精心傑作是描繪在三種時間下的同一件作品,將米羅在造型及詩意上的功力表露無遺。從最初畫在小紙片上的迷你草圖開始,歷經長期研究,並將這些小圖畫到大幅畫布上,才結出這幾大幅畫的成熟果實。「這幾大幅〈藍色〉系列,花了我很多時間。時間不是花在作畫上,而是花在思索。我的內心必須很緊繃,隨後才能刻意抒張開來。準備階段屬於動腦階段(略)。有點像舉行宗教儀式之前得做的準備工夫,對,有點像將一切準備就緒的階段。你知道日本弓箭手是怎麼準備比賽的嗎?他們先調適自己的狀態,吐氣、吸氣、吐氣,我也一樣。(略)我自己做好心理準備。等我覺得準備好了,才開始畫:我先畫底色,全都是藍的,不過不是像幚大樓粉刷,光把顏色上上去而已;刷子的所有來回、手腕的力道、呼吸,全都是工夫。底色得先很『完美』,我才能繼續畫接下來的部份。」。整幅畫都可以看到這種心理層面的考量:空間底色的部份就是因為這樣才畫成藍色,米羅好久以前就選好了這個顏色,因為藍色是「他夢境的顏色」,而且經過他於1925年所畫的單色〈繪畫(Les Peintures)〉系列之後,歷經了35年,米羅終於回歸到藍色,而且這麼出色。在這個有如宇宙的藍色空間中,空氣和光在顫動,同時既是白晝、又是黑夜,米羅投入這片藍裡,甚至攻擊它,並以極簡的抽象符號來強調這片藍,透過這些點、線、撕裂,既清楚確切又晦澀難懂,並且只以最單純的紅黑兩色表現,這些抽象符號都聽命於米羅的「日本弓箭手」,他們的指令如此精確、銳利。這些是極其專注的呼吸與心理層面的行為,幾乎可以說是與宇宙奧妙秩序相融合的心靈與神祕試煉。「透過跟這些同樣的步驟,也讓我探索到了隱藏在寂靜中的聲音,隱藏在不動中的運動,隱藏在無生命中的生命,隱藏在有限中的無限,隱藏在空裡面的形式,還有就是隱藏在匿名中的我自己。」1959年,米羅對畫家依馮‧泰朗帝耶(Yvon Taillandier)如此說道。這份既將自己投入宇宙,也將自己從宇宙中抹去的方式,已經組成普遍性的條件,終其一生,米羅都相當重視這點:「我畫了這幾條如此簡單的線,我想讓自己這個動作變得非常個體化,乃至於變成不僅是我,而是任何人都可能會有的動作,然後這種動作就會成為一種普遍的行為概念。」(丹尼斯‧薛瓦利耶,〈米羅〉,《今日:藝術與建築》,1962年11月;〈書寫與訪談〉,出處同前,第291-292頁)。造型畫法變成純詩意的行為,並變成一個非抽象、任何人都可理解的詩意行為。長久以來就很喜歡馬拉美(Stéphane Mallarmé, 1842-1898)詩作的米羅,深得〈擲骰子永遠取決於偶然〉的箇中況味。這三幅〈藍色〉在巴黎的麥特畫廊一展出就非常成功(「米羅:壁畫」,1961),在紐約的皮耶‧馬諦斯畫廊展出時也非常轟動(「米羅:1959年-1961年」,1961)。 馬克‧夏卡爾(Marc CHAGALL)(1887 - 1944) 〈彩虹〉(L’arc-en-ciel) 1967年,油彩,亞麻布,160x170.5公分 單一的紅色,強烈到令人心痛,一道彩虹的白光照亮夏卡爾異想世界中的各個地方與各個人物。這幅〈彩虹〉中有騎著毛驢的男子,還有女天使在飛翔。一座城市,月光下的小倆口,艾菲爾鐵塔,聖母院的大鐘,組成這幅懷念巴黎的景象,因為夏卡爾曾於1920年代住過巴黎。畫中央的那隻公雞象徵畫家夏卡爾的身影,畫中所有怪誕元素-幽靈、夢境和回憶-都統整在公雞身上。這幅〈彩虹〉是夏卡爾在南法的旺斯畫的,他從1950年起就待在那兒。蔚藍海岸曾是馬諦斯、波納爾和畢卡索的世外桃源,也是夏卡爾的新世外桃源。歷經喪妻之痛的那段痛苦時光,到美國避難的夏卡爾,在那邊找到幸福,找到新的「生之喜悅」。而如今,在蔚藍海岸的艷陽下,古代神話則成了夏卡爾作品的入門,他經常去參觀一些古代遺跡,還在離希臘很遠的外島上度過好幾個月,於是在夏卡爾的畫中,異教徒的世外桃源就取代了《聖經》中天堂的地位。在這幅畫風成熟的〈彩虹〉裡,顏色變得火紅,構圖中聚合了裸體、動物、馬戲般的人物。〈彩虹〉屬於夏卡爾私人收藏。
|
|
- Apr 05 Sun 2009 13:54
馬諦斯、畢卡索、米羅、夏卡爾等現代藝術巨匠駐足台北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